一家9口吃鹅膏菌中毒 医生:致死率非常高 !

流沙 热点资讯 13

8月2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贵州毕节的黄先生一家近日因进山采摘并食用野生菌后出现中毒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两天未见好转,随即被紧急转往昆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继续救治。

据了解,此次食用野生菌的共有9人,包括5名成人和4名儿童。目前,儿童患者已转至昆明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5名成人生命体征基本平稳。

医生确认,导致他们中毒的野生菌为黄盖鹅膏菌(俗称“黄罗伞”),该菌具有剧毒,食用后可引发急性肝损伤,这与黄先生一家入院后的检查结果相符。

一家9口吃鹅膏菌中毒 医生:致死率非常高 !-第1张图片-乍过网

医生指出,在毒蘑菇中毒案例中,含鹅膏类毒素的蘑菇致死率极高,尤其危险。这类毒素主要存在于以下三类蘑菇中:

一、鹅膏属,如致命鹅膏、赤脚鹅膏、淡红鹅膏、黄盖鹅膏等。该类蘑菇通常具有“头戴帽、腰系裙、脚蹬靴”的形态特征(赤脚鹅膏除外);

二、盔孢菌属,多见于秋季,外形类似“青杠菌”,常生长于枯木或木质丰富的土壤中;

三、环柄菇属,如肉褐鳞环柄菇。该菇与常引起胃肠道症状的大青褶伞外形相似,但后者发病快,而前者潜伏期通常超过6小时。

医生特别提醒,肝损害型蘑菇中毒过程中可能出现“假愈期”,即胃肠道症状暂时缓解,容易让人误以为好转,但实际上肝损伤仍在持续进展,需高度警惕。

预防中毒的关键在于不采摘、不食用不熟悉、难以辨识的野生菌。相比自行采摘,从正规市场购买更为安全。

如食用野生菌后出现任何不适,应第一时间考虑到中毒可能性,并立即就医。若曾采摘或食用来源不明的蘑菇,可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催吐,以减少毒素吸收,并尽快送往最近医院救治。

一家9口吃鹅膏菌中毒 医生:致死率非常高 !-第2张图片-乍过网